0-6歲孩子的心世界, 41和V媽的教養經驗

新成員的加入,往往對生活帶來了衝擊
大人還在適應新世界
但卻不懂孩子心世界在想什麼 ?


41想透過自己身為兩個孩子的媽媽經驗與您分享

參考資料為V媽教室上課內容
(此內容經V媽同意推廣)
歡迎有興趣者能追蹤
V媽臉書

曾幾何時那個溫柔婉約的樣貌,似乎已漸漸被情緒失控的樣貌取代了。
(失控時的妳照鏡子了嗎?曾經的自己可不是這樣子的)

究竟大人生氣的點
是孩子,還是自己呢 ?
氣孩子不聽話,還是氣自己不會教

如果有人能告訴我們,
這些的行為反應不過就是成長歷程,那麼我們會更懂得如何接招拆招

孩子誕生的那刻起,進入了另個層級的關卡。
不論是哺乳問題、育兒教養,往往都是一個又一個艱難的關卡。

話說知己之彼,百戰百勝

還記得曾經我們也是個孩子,當我們蹲下來切換孩子的角度,看到的樣貌肯定不同。

直線式的秩序感名詞解釋 :
一個反應下來後接下來的另一個反應動作
例如 : 寶寶哭 -> 媽媽溫柔的聲音 ->抱抱 -> 愛的模式;
          寶寶哭 -> 哭的不夠久再等一下吧 -> 絕望模式

此階段的孩子的孩子秩序感會變得很強,習慣每天的生活節奏。
於是開始培養作息、生活規則相對重要,父母可以培養孩子玩完玩具後,下個步驟一起收玩具等模式。
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,可以讓爸媽不再當傭人的角色。

還記得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樣子嗎 ?
依依不捨的不只是孩子,還有躲在圍牆外哭泣的媽媽。

(而我就是那個媽媽其中之一)
人都不喜歡被拋棄的感覺,愛的抱抱是最好的安撫。
肯定孩子的勇敢,給予語言跟肢體的安全感好重要!

這時期是孩子很重要的發展時期,家長可以多做示範動作,引導孩子學習的能力,而不是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完成了。

這時期的孩子,擁有自己的朋友,喜歡成為焦點。
喜歡用孩子們感到好笑的字眼吸引注意力,例如:說大便…
此時限制並不能改變問題,可以與孩子約定,可以講大便的時機跟場所。


這時孩子自我也是放大的,與父母之間的衝突也相對提高,於是彼此的"尊重"及"溝通"開始變得重要。

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,開始變得怕東怕西的,大人或許也已經忘了自己曾經害怕過。
可以換個說法告訴孩子,曾經的你也跟他一樣,而你又是怎麼走過來的
(經驗分享也是很棒故事題材)

這時期的孩子開始有了競爭,於是對於輸贏更在乎。
可以試著將生活中移除排名制度,利用小遊戲(剪刀石頭不遊戲),輸的人能前進一步,而非贏的人前進。

懂得人生沒有絕對的輸贏!

這時期也是想像力的大爆發期,可以一開始多講故事,引導孩子想像空間
最後再給於繪本圖片參考。
往往可以發現孩子想像力,比我們大人還要無限大。

在兒童的成長裡,有三個時期的焦慮危機:3歲、6歲、9歲。
而掉牙是孩子第一次意識到與父母的分離,是種成長的蛻變,開始要學習獨立。

以下方法可透過專業兒童心理師協助規劃
行為分析 : 每天養成記錄孩子發生事件的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,出現哪些行為表現,發生事件後的後果,以及最後的省思心得
舉例 : 人 :  孩子 
           事 : 不認真吃飯、打翻食物
           時 : 晚餐時間
           地 : 家裡
           物 : 盤子、食物
行為 : 邊吃邊玩玩具
後果 : 被媽媽修理
省思心得 : 不該能玩具同時讓孩子邊吃邊玩

特別時間 : 固定保留一些特別時段給孩子,即便是5分鐘、10分鐘都可以
由孩子選擇這時段想做的事情,觀察孩子在著行為裡良好的行為,父母的讚美(必須具體)
而父母忽略的負面行為有哪些,以及大人最後的省思

註: 具體的稱讚是指 ex: 你都有注意到顏色不能塗出外面真的很棒,而非你真的很棒就帶過了,行為是必須被強化的

集點制度 :  先列舉孩子有興趣的事物,當成獎賞項目,把想獲得的東西,常出現在視覺裡,強化動機
集點制度的設計必須以孩子看得懂的方式呈現,可以利用圖片設計增加參與性
若集點制度的誘因不再了,則需要再重新規劃集點制度

孩子的成長是不可逆的時期,錯過來就是錯過來。
知識不是拿來懊悔的,把知識化成力量,父母們可以懂得更多做得更好。

參考資料V媽教室上課講義,歡迎有興趣者能追蹤 V媽臉書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